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自治区十一届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充分展现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使命担当与思想力量,积极推进“民大清风”系列活动走深走实。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决定开展2025年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根据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要求和纪检监察工作需要,制定了2025年度中心课题指南,供课题申报者参考。课题指南所列题目一般为研究方向,申报题目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申报者也可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和研究基础,围绕廉政建设问题自拟题目。申报课题要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避免一般化和同质化研究。鼓励针对校地纪检监察工作和廉政建设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努力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课题申报范围如下:
1.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机制和特点
4.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工作的探索实践及其重大理论意义
5.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实践与思考
6.领导干部近亲属违规经商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
7.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8.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研究
9.构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的对策研究
10.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1.准确运用“四种形态”问题研究
12.“四风”隐形变异、改头换面等新动向新问题对策究
13.重点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治理对策研究
14.基层反腐败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15.建立健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研究
16.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研究
17.深化以案促改的有效路径研究
18.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研究
19.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研究
20.深化运用大数据监督,提高腐败问题纠治能力研究
21.探索新型腐败和隐形腐败问题研究
22.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研究
23.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研究
24.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监督研究
25.习近平关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重要论述研究
26.新形势下省管高校基层纪委监督作用发挥探索研究
27.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治理研究
28.高校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研究
29.推进高等教育领域腐败常态化长效化防治机制研究
30.推进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31.贯彻落实高校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2.高校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3.高校相关职能部门监督工作协同联动机制研究
34.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35.新时代公立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36.以廉洁文化建设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研究
二、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遵守国家社科基金有关管理规定;申请人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2.本次课题申报面向通辽地区从事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人员、通辽市委党校教师、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师进行公开征集,鼓励校、地人员联合申报并开展合作研究。申请人结合自身科研和实践优势,把握研究重点,在课题指南中选择或自拟选题进行申报。申请人须为课题的实际负责人,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课题研究。
3.申请人原则上只能申报1项本中心课题;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2项本中心课题申请。所列课题组成员必须征得成员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每项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6人(含主持人)。
1.课题类别包括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课题结项成果形式为研究报告、论文或在省级及以上主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重点课题结项要求公开发表至少1篇论文或在省级及以上主要媒体发表理论文章或字数不少于1.5万字的研究报告(并附1篇1500——2000字的决策咨询报告);一般课题结项要求研究报告字数不少于0.8万字。结项成果形式须与预期成果形式一致,没有达到上述要求的,不予结项。
2.课题研究周期为18个月。从立项时间算起,18个月内未按期结题的,视为自动撤项,收回课题经费。
3.凡以课题名义发表的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均须在显著位置明确标注“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课题资助(项目批准号)”字样。用外文发表的课题成果也要用相应文字加以标明。
课题结项后拨付经费。重点课题资助额度1万元,一般课题资助额度0.5万元。申请人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填报预算,课题结项后拨付经费。
五、申报方式及要求
1.课题申请人申报的项目需经所在单位初审,报送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2.课题申报所需材料详见附件。报送的纸质材料包括《申请书》和《论证活页》各一式3份,《汇总表》一式1份。《申请书》和《论证活页》需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论证活页》不允许出现课题申报者的任何个人信息,且《申请书》和《论证活页》的相关信息必须一致。
3.提交方式。材料由所在单位统一提交,纸质材料于2025年8月29至30日报送至内蒙古民族大学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综合室(民大东区励志楼512室),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wbgs@imun.edu.cn,邮件请注明“单位+主持人姓名+项目名称”字样。不接受个人申报,逾期不予受理。
4.其他要求。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申报书,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参评资格,将通报项目主持人及项目依托单位,三年内不得申报本中心项目。
获准立项后,课题负责人在课题执行期间要认真履行课题管理合同约定的义务。课题成果要突出原创性、创新性、实用性,要观点明确,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具有可操作性。
六、联系方式
廉政建设研究中心联系人:姜立石
联系电话:0475-8314299
社会科学处联系人:高爱军
联系电话:0475-8313249
附件:1.课题申请书
2.课题论证活页
3.汇总表
通辽市 内蒙古民族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
内蒙古民族大学社会科学处
2025年7月11日